中式轻食能否破局
前不久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帖子:“中式轻食,欢迎订餐。”配图是大大小小的便当盒,装着看起来就美味可口的中式餐,荤素搭配,看起来像是轻食,又不完全是轻食。
△图片来源:摄图网
这便是长沙90后小伙左斌的创业品牌“莳萝轻食”。“我也是因为在轻食行业做了几年之后,摸索到了一些行业特点,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,就想去改进和创新,所以去研究了中式轻食。”左斌对36氪说。
据介绍,左斌在2015-2016年曾从事健身教练,2017年才开始创业做轻食。
“刚开始卖的比较贵,因为轻食刚到中国,北上广可能比较流行,长沙是刚刚起步。我就慢慢摸索,2018年到2000年是一个发展高速期,多的时候在长沙开了6家店。2020年的时候做到了销量全长沙。”左斌说。
左斌从2021年开始,尝试向中式轻食转型。从外卖APP来看,目前长沙做中式轻食的门店并不多,其中长沙本土品牌几乎没有。
据了解,莳萝轻食主做中式轻食的定制餐,采用包月定制的模式,只配送不开放堂食。
△图片来源:摄图网
前文提到的琴琴,就是购买了莳萝轻食家的包月套餐,“其实我是朋友推荐的,她从去年减肥到现在,瘦了几十斤了,平时上班没时间做饭就点的他家外卖,干净、卫生、好吃,而且热量不高。”琴琴对36氪说。
而莳萝轻食之所以好评居多,也是由于左斌对于中式轻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。
“我在做健身教练期间考了高级营养师,所以产品和搭配都是自己慢慢摸索的,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,一是不用半成品,所有的肉食原材料都是自己腌制、煎烤,而且自制了低脂的调料,这样能够控制热量;二是我们采用橄榄油和亚麻子油,把控油的品质和用量,让菜的味道更好吃,更符合本地人的口味。而且每周都会更新菜单,合理搭配。”左斌说。
而诸如莳萝这样中式轻食的出现,不仅是轻食赛道上一个新旧更替的现象,也是传统轻食弊端的显现。
标榜“减肥控卡”,却大部分是饭多菜少,搭配的酱汁热量还特别高,而且价格不低;产品同质化,入行门槛低,即使是餐饮制作的小白,经过短暂培训后也可以迅速上手……总的来说,传统轻食与人们的日常餐饮消费习惯、需求都有所背离,所以才导致轻食品牌难以持续性发展。
△图片来源:摄图网
而中式轻食则恰好是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,并且带领整个轻食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。
“中式轻食是越来越符合中国市场的,以前生冷的东西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吃不惯,但是中式轻食这种低油低盐的饮食方式,相比传统轻食更科学更健康,而且更好吃。”左斌说:“我认为中式轻食一定是一个新的风口。”
在小红书上搜索轻食,相关的笔记达到了63万篇,其中“中式轻食”达到了6400余篇,此外,还有不少关于做轻食怎么创业、如何在家自制轻食等方面的笔记。
很明显,轻食被“中式”加持后,有着卷土重来之势。